分享到我的 Facebook
雙龍潭眺拱北山 鳥雀呼朋彩蝶巡 |
||
---|---|---|
新聞區發布員
![]() 註冊日期:
2014/1/19 22:48 所屬群組:
註冊會員 編輯新聞 文章:
205
![]() |
![]() 詞牌:瑞鷓鴣 一木一兵植要津,防區拱北妙回春, 軍方大力支援配,綠意遍山排列陳; 蓄水廣開潭澤用,節流齊往底漥奔, 龍蟠橋映龍泉對,蝶鳥聞風到處巡! <陳國彥> 拱北山區扼險津,兵工植樹幾經春, 迷濛嵐氣微風動,蓊鬱層林妙態陳; 潭闢雙龍天雨集,庫收一路水流奔, 游觀橋上晨昏裡,鳥雀呼朋彩蝶巡! <陳鼎盛> 【記者陳鼎盛報導】澎湖少雨多旱,雖有興仁、成功、東衛水庫蓄水使用,而不敷民需,況遇雨季,雨潦又難聚集,多流入海,殊為可惜。 民國八十二年,澎湖防區司令官宋川強中將,為謀改善,乃指示防區官兵,於拱北山麓闢建看天湖,聚儲拱北山區雨季排流之地表水,以資澆灌樹木、洗滌鹽霧。水塘既成,規劃整體景觀,建龍蟠、龍泉拱橋,夾伴蒼鬱林木以美化之,提供民眾休憩之用。一景一木,官兵胼手胝足以成。此地名稱:「雙龍潭」,面積四公頃,栽植苗木一六○○○株,有:小葉南洋杉、水黃皮、榕樹等。民國八十四年交與澎湖造林工作隊執行海岸林綠化計畫。 自雙龍潭北望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拱北山也。拱北山陽,有天人湖與東衛林區;拱北山上,築以戰壕、戰堞、瞭望台等防禦性設施。區內最重要資源︱拱北砲台,為清•劉銘傳於澎所建四大砲台之一。無論建築特色、佈局,皆國際級古蹟水準。 民國八十年,澎湖造林工作隊成立。以可供造林之公有地面積有限,經協調澎湖防衛司令部提供大面積軍地,施行造林。如拱北、大城北、龍門、五德、菜園約九十餘公頃。拱北山造林,迺於八十一年展開,兵工支援。造林樹種—恆春河岸林樹種,包括:南洋杉、榕樹、黃槿、白水木、草海桐、台灣海桐、台灣海棗等十種有餘;狼尾草為綠籬,以為防風林帶。易單造林樹種︱木麻黃造林模式,採生態造林之方法,營造海岸林,為爾後澎湖海岸造林實施之範例也。亦建立兵工協助大面積造林之合作模式。期間,甚者,日出兵力三千,運輸工具百輛,七天造林六十公頃,留下輝煌紀錄,留下無數佳話。(名勝與繽紛景點之42)訛誤難免,方家郢政 01圖:(上)有水時的雙龍潭一隅;(下)拱北山一隅
2014/2/25 5:46
|
|
![]() |